手机版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会员登录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会员注册

香港出版社聆听《问道》告白

更新时间:2024-05-18 15:17:46
这是一个被夸示为“知识爆炸”的时代,忙不迭的人们在对裂变中的“信息”作财富折算时正被调动起持续亢奋的攫取欲。在牟利的缰绳把“知识”牵给人、又把人牵给“知识”的当下,我们从良知的渊默处开始“问道”。
“道”,并不是被古希腊人当作“不可挽回的必然”而信从的“逻各斯”,也不是近代以来诸多东西方学人把握在思辨中的所谓宇宙本体。就近取譬,“道”当然可以用“道路”作喻说,而“道路”则决不至于存在于人的行走的践履之先或之外。人行走可谓之“蹈”,“蹈”必有其所向或“导”向,因此唐人陆德明就曾说过“‘道’本或作‘导’”。不过,“导”或引导既然总是朝着一定方向的,这方向的抉择便不可能不关涉以应当不应当作判断的那种价值弃取。古人有“为道”(“为道日损”)或“致道”(“学以致其道”)之说,其所谓“道”,无论是道家的“道法自然”以“复归于朴”之“道”,还是儒家的“人能弘道”而“我欲仁,斯仁至矣”之“道”,都意味着一种人生自觉,一种价值导向,一种对浑然于生命自然中的某种价值性状向着其极致境地的无底止地提升。“道”作为应然的价值取向上趣之弥高的境地,当然是根于生命之真切的,然而其显现却又不滞落于可感的经验,此真实乃为一种虚灵之真际。
这里所谓“问道”,即是在中国先哲及西方先哲的启迪下再度返回到人生之原始真切处,探询那对于人说来可以应然相期的虚灵之真际。诚然,作为虚灵之真际而寻问的“道”,并不拘泥于中国古代儒、释、道中的任何一家,也不拘泥于勉可比拟于“道”的柏拉图的“善的理念”、康德的“至善”或胡塞尔的“先验自我”之构设,但这带着特殊的时代难题的“问道”,却终是要回味“轴心时代”——古印度出现释迦牟尼、古中国出现孔子、古希腊出现苏格拉底、古犹太人中出现耶稣的那个时代——所确立的人生的神圣感。也许人文心灵只有在回溯中才可能有所升进,新的“问道”者的一个执著的信念在于:运思之灵韵犹如艺术之匠心,可认同的精神传承当在永不重复的富于生命个性的创造中。香港出版社 www.xgchubanshe.com
《问道》为“问道”者而设,它的初衷和归趣只在于“问道”。与所“问”之“道”相应,《问道》相信,“道”敞开着,它息息相通于情态各异的学人的真切生命。为此,《问道》也为自己留住了一份希望,一份即使在某个时刻不免失望却也决不至于绝望的那种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