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人收藏了一把抗战时期缴获而来的日本军官战刀,有日本人高价求购,但他不为所动,只为把这一罪证代代相传;一位老人通过10余年寻访,搜集日军侵犯浏阳,人民自发反抗的资料,整理出一本书以传后世。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不让后代忘记日军侵华的历史。
65岁的郭骑,一直收藏着一把军刀。这是一把制作非常讲究的日本军刀:刀柄用鳄鱼皮包裹,上刻“天皇”二字,背面一颗太阳,重达2.1公斤。
这也是一把记载日本侵华历史的军刀。十几年前,日本战犯后代前来搜集先辈落在中国的物件,看到郭骑收藏的军刀想买走,被断然拒绝。
“多少钱我也不卖,这是罪证,要不忘历史!”郭骑说。
制作讲究,刀柄刻着“天皇”二字
“这把战刀是我以前在广西当兵时,一个参加抗战的老干部送给我的。”9月3日,永安镇永和村人郭骑拿出一把日本军刀说。
年过六旬的郭骑是革命烈士的后代,青年入伍,大部分时光都在广西度过,现居长沙。虽居住地几经变动,但他一直把刀收藏在身边。
“刀柄一面刻着'天皇'两个字,另一面刻着一个太阳,只有天皇亲自授予的刀才会这样。”郭骑介绍,这是日军高级指挥官用的战刀。
记者仔细观察,这把刀长近1米,刀鞘和刀身都已开始生锈显出褐色,往日的光亮不再。战刀拿在手里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刀柄上有一圆形按钮,按一下才能取出刀身。按钮旁刻着“天皇”二字。
“这把刀的特别之处还在于它的刀柄,不是低级士官的军刀使用铜丝包的,而是用鳄鱼皮。为什么这样设计?在我看来,是因为使用的时候手不容易打滑!”
侵略中国的军刀,岂能还给日本人
“我不能忘记日本人杀害了我的祖先。”郭骑加重语气说,“有人问我一直留着这把刀干什么,我当然要留,这是抗日老英雄给我的,是日本人侵略中国、杀害中国人的罪证!”
留刀,为的是记住这段历史。郭骑说,就在两个月前,还有人找到他,出高价钱想买走这把刀,但是他不愿意。
“有些日本战犯的后代也想买走这把刀。因为这是天皇授予的刀,对日本人来说代表了至高的荣耀和尊严。”郭骑介绍,十几年前,日军战犯的后代来浏想要回这把战刀,但是他坚决不给。
“有的日本企业家开价90余万美元,但是多少钱我也不卖,这是罪证,要不忘国耻!”郭骑说。
“现在日本人居然不承认侵犯中国,真是不可思议。”郭骑说,他要把这战刀子子孙孙传下去,要让后人铭记这段历史。(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郭骑为化名)
相关链接
战犯供罪用军刀残杀中国人
7月3日开始,中央档案馆开始公布45名日本战犯的侵华罪行自供,每天公布一人,分45天完成。
7月16日公布的日本战犯是住冈义一,1940年2月中旬,在摩天岭东南某村,“袭击转移中的八路军医院,在民房中逮捕病员5名”,对其中两名拷打后,“我亲自用日本刀将其斩杀。”
7月30日公布的是战犯今吉均的笔供,其称在1932年11月上旬,在昌图车站附近,命令日本警察“用日本刀将1名中国农民斩首”;1935年8月,参加日军肃清珠河县治安行动,在某村庄逮捕1名中国青年,“在大豆地里将他斩首了”;后在某村又逮捕5名青年,先后全部将其用军刀杀死。
抗战纪念
退休教师著书控诉日军罪行
“70多年前,日寇侵犯浏阳,永安靠近长沙,是日寇盘踞时间最长的地方,日军在永安犯下的罪行太多了。”昨日,谈及编写《永安记忆》的初衷,今年72岁的永安镇退休教师刘谷君介绍。
《永安记忆》,以刘谷君为组织者的永安镇知识分子经10余年抢救性调查寻访编写而成,前两部分为《国耻家仇》、《浒水怒涛》,是浏阳永安人民的一部血泪史,近日将公开出版发行。
“那些亲历者正在慢慢离开世人,再不收集这些历史就晚了。”刘谷君说,他们遍访永安80岁左右的老人,记录下他们的亲身经历、耳闻目睹的件件史实。书成后,刘谷君印发了一些给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集结号:关爱抗战老兵在行动
“没有他们,哪有我们今天。”“这位老兵是镇头的,离我家不远。”9月3日,民革浏阳市工委纪念抗战胜利69周年老兵肖像展在梅花小区人民路小学旁举行,展览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观看。
“希望通过这个方式,让更多的人记住抗战老兵,关怀抗战老兵。”民革浏阳市工委副主委吴海宁说。展览架上,展出了湖南四大会战的历史资料和图片,同时还有民革浏阳市工委寻访到的28位抗战老兵的大幅肖像,并对他们的抗战事迹进行了说明和讲解。
9月3日,浏阳论坛不打牌俱乐部成员们则来到古港镇王子基、周绍耿、张启招三个抗战老兵家中,听他们讲述那段峥嵘岁月,并给他们送去牛奶、月饼等礼物。
记者从浏阳慈善会了解到,“长沙市幸存抗战老兵关怀计划”会向抗战老兵提供每人每月800元,每年抗战胜利日每人另加400元、每人每年10000元的生活援助金,并为他们定期提供专业化陪伴服务。